查看原文
其他

“双一流”高校校长频繁履新,卸任后的“老”校长们都去了哪?

 
点击标题下「学术桥」可快速关注 


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吉林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命决定,张希任吉林大学校长。

 

据统计,11月以来,至少已有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长履新。分别是: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袁自煌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郝戎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张卫国任西南大学校长,张希任吉林大学校长。

 

从年龄上来看,5人中有2人为“65后”,1人为“70后”。其中,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年纪最小,1971年8月出生的他今年47岁。

 

从学历上来看,3人拥有博士学历。李元元是工学博士,张卫国为管理学博士,张希是理学博士。

 

从任职经历来看,5人均有长期在高校系统任职经历。在此次调整中,2人为本校调整,3人为外校调入。

 

郝戎和张卫国为本校调整。郝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一直在本校任教,被媒体称为“明星导师”。今年11月,郝戎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卫国毕业于重庆大学,毕业后留校任职,历任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系主任,副校长等职;2011年4月,张卫国赴西南大学任校党委常委、校长;今年11月,西南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教育部党组关于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任命张卫国为西南大学校长。

 

李元元、袁自煌和张希为外校调入。李元元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等职。自2011年9月起,李元元任吉林大学校长,今年11月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袁自煌是安徽人,任职北京化工大学前,袁自煌曾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张希曾在吉林大学完成本科至博士学位的学习,并留校担任讲师、教授。此后,张希赴清华大学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今年12月重回母校担任校长一职。



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有履新就会有卸任,我们很好奇,卸任后的大学校长们都去了哪?


近期,有机构通过公开渠道共搜索到114所“双一流”大学的109位卸任校长去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梳理校长卸任后的职务“轨迹”。


根据卸任校长的去向分类为高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刚刚卸任、年龄已满、社会团体、国际组织、其他企业和被免职。高校虽然也是事业单位,但去向高校对于大学校长较为特殊且数量较大,因此单独拿出进行讨论。



根据统计结果,卸任校长中去向人数最多的为高校,有51所高校卸任校长继续留在高校体系中治校、治学和科研,有25所高校卸任校长去向为党政机关,继续“学而优则仕”的政途,6所高校卸任校长去到了“两院”或其他事业单位担任要职,4所高校卸任校长去了科研教育相关的协会等社会团体继续密切地关注和从事着高等教育,1所高校卸任校长以自身的影响力进军到企业中以专家顾问的角色发挥能量。整体而言,卸任后的大学校长们虽然身处各行各业,所在单位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仍然与科研、教育相关,发挥着学者的本色。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前校长们现在的职位。高校仍然占据着“前校长大大”们的主要去处,而随着时光流逝,一些人也迈入了退休的行列。与刚刚卸任时相比,去向分类中增添了国际组织一项,其中南开大学前校长龚克当选为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2019年就任),也是该组织成立50年来第一位担任主席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另一位为吉林大学前校长展涛,目前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董事会主席。随着中国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走向国际”也会慢慢成为校长们卸任后的另一去处。



“留守”高校体制内是大学卸任校长们的一大重要去处,除了留校继续任教或继续学术科研,高校间校长存在着调任的现象,而软科也曾经盘点过从校长迁徙看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内部层级关系的文章。根据统计结果,33所大学卸任校长去了其他高校,18所大学卸任校长留在了本校。

 

去向其他高校又分为调任其他高校领导,去其他高校进行科研、任教等工作,前者占据绝大部分,其中除了“双一流”高校内部调任,也有聘任为民办高校校长开创另一片天地。留在本校分为任本校党委书记,本校研究所或部门领导、退休后任教等。


研究卸任高校校长的去处,让人感兴趣的一点在于发现高校间彼此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曾经为一所学校,如今两地办学的“地、矿、油”6所高校中,两两存在着联系。中国矿业大学前校长葛世荣被任命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前校长山红红调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前校长吴淦国曾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任科研处处长,这让中国大学间的关系更加微妙。


来源 | 人民日报、软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